三叉神经科普知识
一、 什么是三叉神经?
大家有这样的常识,人的感觉和运动主要是通过神经支配来完成的。其中,支配头面部的感觉,以及咀嚼运动的神经是三叉神经。顾名思义,“三叉神经”也就是说这条神经有三个“叉”。第一个“叉”叫眼神经,主要负责眼眶、眼球、上眼睑、鼻根部、额顶部皮肤的感觉;第二个“叉”叫上颌神经,主要负责上颌的牙齿、齿龈、眼睛与上唇之间的皮肤,口腔与鼻腔粘膜的感觉;第三个“叉”叫下颌神经,主要负责下颌的牙齿、舌、耳颞区、下唇下方的皮肤的感觉,另外,与其他两个叉不同的是,它还支配咀嚼肌的运动,让人们完成咀嚼动作。
二、三叉神经痛的表现
各种各样的原因刺激到三叉神经,可以导致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发作,我们就叫它为三叉神经痛。
此病的表现很有特点,医生多数情况下就是根据其特点做出诊断的。主要有:
(一)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二)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三)大多数都有典型的疼痛发作。
(四)疼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有逐渐加重的倾向。
(五)药物治疗效果随病程进展而下降。
(六)临床上自愈者极为罕见。
下面把主要特点解释一下。三叉神经痛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疼痛。这种疼痛,非常剧烈,常常让人难以忍受,曾经有人把它形容为“天下第一痛”,有人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轻生,其剧烈程度可见一斑。
疼痛发作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少数病例无诱发因素即可疼痛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咀嚼运动、刷牙、洗脸、剃须、说话、打呵欠,面部机械刺激,张嘴、笑、舌头活动、进食、饮水,风、声、光刺激等。还有些病人在刺激某一部位时可诱发疼痛,就像打枪时扣动扳机一样,医生把这些部位叫做“扳机点”。常见的扳机点部位有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舌、眉、胡须等处。
三叉神经疼痛发作的部位,均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少数为双侧性,以一侧第二、三支分布区疼痛最常见,其次为第二或第三支分布区疼痛,单独第一支分布区疼痛少见。
绝大多数病人描述疼痛的性质为难以忍受的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疼痛,并伴有面部特有的极其痛苦的情感表情。
疼痛呈阵发性,绝大多数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为1~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以上。发作间歇期,疼痛可消失,间歇期随病情的进展而缩短,一般为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重者可每分钟内都有发作。白天发作多,晚上发作少,亦可日夜不停发作。
疼痛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吃饭等活动,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擦颜面以致皮肤异常增厚、粗糙、眉毛脱落,表情极其痛苦,常伴有面肌和咀嚼肌阵发性痉挛,(即“痛性抽搐”),结合膜充血、流泪及流涎。
三、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典型三叉神经痛应该是印象深刻的,因为其特点很突出。但对于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因为,引起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很多。
根据病因的不同,医生一般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它是由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损害。常见原因有:①桥脑小脑角肿瘤,如胆脂瘤(表皮样囊肿)、脑膜瘤、听神经瘤、血管瘤等;②三叉神经肿瘤,如三叉神经鞘瘤、神经节细胞瘤等;③颅底部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如脑膜瘤、鼻咽癌等;④脑蛛网膜炎;⑤其他如牙齿、鼻窦等疾病。另一类叫做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发作性剧烈性疼痛,而临床上没有器质性损害可寻的一种疾病。我们常见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多属于这一类。
不同情况的病人治疗方法是有区别的,因此,当医生接诊患者的时候,往往会建议做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因为这是目前鉴别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方法。因为这些检查费用较高,我们经常会遇到拒绝检查的患者,为安全起见,希望患者能予以配合。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比如,桥小脑角的脑膜瘤,在其比较小的时候,仅仅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的症状,这时候,若不借助影像学检查根本就无法做出诊断。
另外,还有种情况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三叉神经痛的病人中拔过牙的人很多,这是因为三叉神经痛有时跟牙痛很相似,很多病人甚至医生误以为是牙痛而行拔牙治疗,等到牙拔了疼痛仍不缓解时才意识到是三叉神经痛。为减少这种情况,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牙痛往往是持续性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多合并有齿龈及颊部肿胀。因引起牙痛的疾病多为感染性,故炎症重时多有中毒表现:畏寒、发烧、精神及食欲差等。一是,如果大家遇到顽固的牙痛时,不妨到神经外科去看一看,让医生帮忙诊断一下。
四、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是原发病的治疗,如脑瘤要行脑瘤切除术,龋齿引起的要治疗龋齿,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在临床上,我们更多见的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这一类患者的治疗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说,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射频治疗,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
当患者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后,首先采用的往往是药物治疗。早期的三叉神经痛多可通过药物得到有效缓解,疗效尚可。但长期的疼痛剧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单纯依靠药物难以获得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效果,多需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1、西药治疗: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最有效的药物是卡马西平,往往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如果其治疗效果不好,或疗效减退,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可改用苯妥英钠治疗。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或剂量过大时,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嗜睡、感觉异常、排尿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抑郁、幻觉和睡眠障碍等不适。还可能出现造血系统、肝功能损害等,因此,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行血常规、肝功等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此外,还可应用氯硝安定,山莨菪碱,维生素B1,激素等治疗。
2、中医中药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是通过抑制、阻滞破坏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而是根据“瘀血阻络,通则不痛”等中医理论,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疏通面部经脉,使三叉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长期止痛。
临床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医药(方剂、中成药、外用药等)非常多。在治疗时必须根据不同病情,针对病情的寒热虚实和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辨证选方,辨证选药,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建议患者最好能到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明确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确实不方便就医,可以应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较常采用的有七叶莲片,独一味胶囊等。
二、封闭治疗
三叉神经痛封闭疗法是指用某种化学药物(如无水酒精或甘油)直接注射于受累的三叉神经周围支、神经干或半月神经节内,使注射部神经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致使该神经分布区域内感觉丧失,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封闭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短期效果较好。尽管,较容易复发,本项技术仍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方法之一。
三、三叉神经痛的射频治疗
射频热凝术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的神经对射频电流和热量的敏感性不同,根据这种特性,我们利用射频仪产生不同的射频电流,对三叉神经中传导痛觉的纤维进行破坏,而相对保留触觉传导纤维,达到即可以解除疼痛,又可部分或全部保留触觉的目的。
四、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手术损伤大,并发症相对较多,危险性较大,故手术疗法可在药物或其他治疗无效时采用。
手术方式大致可分为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和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目前后者的应用渐趋广泛。我们在行三叉神经手术时发现,许多术前查不到病因的患者,在三叉神经根部有临近血管的压迫,将血管与神经分离后,患者疼痛缓解,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率为90%~98%。微血管减压术较神经根切断术最大的优点是不破坏神经结构,术后面部麻木等并发症要少。
五、其他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如针灸、埋线、理疗、针刀治疗,γ刀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结一下,三叉神经痛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复发率,一般来说,手术治疗复发率要较非手术治疗复发率低。对于非手术治疗方法,射频治疗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是最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当然,这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我们一般采用循序渐进,类似阶梯样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对于轻症患者,或初发病人,多首先采用中西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选用封闭、射频等治疗;对于病情较重,采取以上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
五、三叉神经痛如何防护?
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病”,三叉神经痛是因为血管受压所致,所以个人防护对于其发作程度和发作次数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调理得当,可减轻症状,不易复发,为此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精神愉快,平时应调节自己的情趣,避免精神刺激,切忌冲动、生气,抑郁寡欢。
2. 起居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
鲜;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
4. 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不
宜食用辛辣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多吃些维生素丰富及
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
宜。忌吃过咸过肥、油腻食物,禁烟,少喝酒。
5. 吃饭、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讲究口腔
和患侧面颊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患者为了减轻疼痛,常揉搓患侧面颊部,
易导致该处皮肤的破溃和感染,因此要保持该处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
6. 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和和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时服用药物控制血压、血
糖。血管软化了,三叉神经痛就不易复发。
六、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的注意事项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手术在静脉全麻下,利用影像引导定
位,通过射频针阻断痛觉神经,同时保留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相对其他传统疗法,具有疗
效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越性。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好的疗效,
您的配合至关重要:
一、 术前准备
1. 如有发热、感冒、女病人月经周期、皮肤损伤或感染等,请及时报告医生,应考虑暂
停手术。
2. 术前一天请清洗头面部、理发、剃胡须:因在脸上的口角旁打针并且部位较深,且术
后要保持穿刺口干结,故术前应做好足够清洁,减少感染的可能。
3. 术前8小时严格禁食禁饮:术中需予以静脉全麻,为保证安全,需做空腹准备。若感
觉饥饿,可告知护士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4. 药物准备:一般不禁药,口服药时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因治疗操作可能使血压血糖
升高,需把原服用的降血压药和降血糖药告诉医生并需加强应用。
5. 术前2小时尽量避免离开床位,配合术前准备:把身上自己的衣物、首饰、手表、耳
环、假牙等去除,单穿病人服待送介入室。护士会为您打上留置针(为方便医生术中操作,
一般选择左手),留置针可留置3-7天,期间必须保持敷贴范围干燥清洁。
二.术中配合:
1. 为保证治疗的无菌状态,在手术室里医生需用布带固定患者的手脚。术中有任何感觉
都请口头告诉医生,并坚持自己身体尤其是头部的固定。
2. 针尖是否到位和热凝是否恰当都需要患者配合。当术中医生测试面部皮肤时请清楚述
说您的感觉如:①正常痛②无痛但有感觉③有麻木但有感觉④麻木而且无任何感觉,一般以
②③为合适。
三.术后注意:
1. 术后卧床休息,待麻醉药反应消失后即可进温凉流质和软饮食。
2. 用键侧进食,每次进餐后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原先服用的药物卡马西平继续服用,当完全不痛后逐渐减量,两周内停药。
4. 手术后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数小时后会消失,或者在治疗后1~2周内仍有疼痛,可自愈,
5. 术后面部感觉减退,牙齿发麻,属正常现象,一般于术后1~3月可自行缓解。
6. 坚持行鼓腮、张口、咬牙功能锻炼,每天至少做3次,每次15-20分钟。
7. 第三支治疗后咀嚼肌力会减退,半年内应注意:每天睡前和起床后用力张口,每次5秒钟,共锻炼十次。
8. 第一支治疗后因角膜反射有所减退,3~5周后症状可消失,半年内应注意:
①避免去尘多污染重的场所
②出外带平光眼镜
③有眼睛干涩异感者不要用手擦拭。